跳到主要內容

2011.07 德國(2): 弗萊堡的美麗傳說



弗萊堡(Freiburg)是位在德國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,隸屬巴登符騰堡邦(Baden-Württemberg)。

漫步在古老的石磚道上,不僅可以體驗前人走過的足跡與留傳下來的故事,還可以感受現代居民是如何用心地經營維護這座城市,他們重視環境保護,全城以使用再生能源為主,是世界知名的綠色城市。

這裡的居民多半友善而熱心,很容易讓遊客在不知不覺中,便深深地愛上這座美麗的城市。


圖1. 弗萊堡位在德國南部。


圖2. 城市導覽員穿著中世紀古裝向遊客細說過往歷史。

如果你對弗萊堡的歷史文化有興趣,可以在官網上寫信預約導覽,導覽員將身著古裝帶領遊客穿梭於街道各個角落,口述屬於這裡的歷史故事,讓遊客領略那古老而陌生的時空。



二戰讓弗萊堡市中心的大部分建築被夷為平地,戰後重建時,他們決定以回復它中世紀的風貌為目標。

隨著時代變遷,許多商店早就不再是昔日的打鐵舖、裁縫店或酒館,於是店門前的地磚就成了追憶過往的線索,娓娓道訴著這裡曾經是什麼樣的店。

圖3(左). 商店前的地磚是追憶過往的線索,讓遊客了解二戰前這裡開的是什麼店…

圖4(右). 嗯,原來這裡曾經是裁縫店…


圖5. 這裡有個很美麗的傳說,就是如果你「不小心」跌進了人工街溪(Bächle)裡,就會嫁給/娶到一位當地居民,長住弗萊堡。

弗萊堡風景秀麗,陽光充足,氣候怡人,本城也是前往黑森林的旅遊樞紐。許多旅客都會先在此停留,才轉往黑森林各個大大小小城鎮。

這個城市有一個很特別的排水溝系統,又稱人工街溪 (Bächle),貫穿城市中心,在中古世紀時的主要功用是提供居民用水,撲滅火災,以及牲畜飲水,現在則成為弗萊堡最具特色的景觀,並具有夏季自然冷卻空氣之功能。

我們常常會看到小孩直接在溪道上玩水消暑、溜小船,寵物們也常會就地解渴。走在溪道旁,潺潺水聲不斷地輕輕響著,令人產生愉快而涼爽的感覺

這裡有個很美麗的傳說,就是如果你「不小心」跌進了Bächle,就會嫁給/娶到一位當地居民,長住弗萊堡。於是,旅遊的這幾天,我們總是千方百計、想盡辦法,要「不小心」地跌入這乾淨而透明的水道中,因為我們太喜歡弗萊堡了。=..=

圖6. 小孩很喜歡在溪道上玩耍

圖7. 弗萊堡大教堂。這張來自官網,因為教堂非常高聳,我的小相機很難拍,所以就借用專家拍的照片囉。來源請按此

弗莱堡大教堂 (Münster)是在1330年建造完成,其高度有116公尺,讓遊客可以在遠遠的地方就先看到中空花格的美麗尖塔,然後不自覺被吸引住並往它的方向走去。由於教宗將於九月24-25日拜訪弗萊堡,並在此教堂佈道,因此全市都可以看到宗教來訪的巨幅宣傳海報。

圖8. 教堂前就是市集,每天早上擠滿了人潮在這裡挑選新鮮蔬果。

教堂前就是市集,每天早上擠滿了人潮在這裡挑選新鮮蔬果,並順便享受好吃的德國香腸。

圖9. 馬丁城門。

馬丁城門(Martinstor)是十三世城防建築的遺跡,為了讓電車通過,古城門從原本22公尺墊高到60公尺。

圖10. 弗萊堡大學歷史系大樓。

弗萊堡大學(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)於1457年建立,是德國境內最古老的大學之一,也是德國政府資助的九所精英大學之一,以法學、醫學、哲學著稱。弗萊堡全城約有20萬居民,據說當中的百分之十就是學生,因此讓這座城市生活充滿年輕的學生色彩,物價也較北方許多城市來得便宜。有人說,弗萊堡是個大小適中的城市,小到可以隨處遇見熟人,卻又豐富的可以提供居民足夠的生活所需與娛樂。


圖11. 弗萊堡大學內一隅。很有哲學家正在沉思的味道。

走在城市街道上,處處可見年輕人騎著單車,一到下午也會明顯感覺到服飾店的年輕顧客增加了,因為學生放學就會上街閒逛。旅遊期間我們每天都玩到很晚才回家休息,一路經過許多酒吧都可以見到大學生的身影,然後他們熱情地對我們喊:「控泥幾哇」(こんにちは,日文你好的意思)。我心道:「我們有長的很像日本人嗎?」 @.@?

圖12. 弗萊堡大學垃圾箱旁的BMW摩托車。記憶中台灣好像沒有BMW摩托車??還是我少見多怪??於是我忍不住把它拍下來。
  


相關連結:
2011年7月的德法遊記...

2011.07 德國(1): 我的德國南部自助旅行記


2011.07 德國(2): 弗萊堡的美麗傳說


2011.07 德國(3): 什麼?有帥哥在蒂蒂湖(Titisee)裸泳?


2011.07 德國(4): 如果你愛血拼,那麼一定要來麥琴根…


2011.07 德國(5): 萊茵河谷最動人的小鎮史陶芬


2011.07 德國(6): 一開始,想來海德堡的理由是因為牠…


2011.07 德國(7): 馬拉松式的旅遊好特別:一天之內就跑了四個城市!


2011.07 德國(8): 衫木裡的瑪麗亞


2011.07 法國(9): 在史特拉斯堡(Strasbourg)看到德法的差異


2011.07 德國(10): 浪漫德國人,一起牽手到白髮




  
  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13):海門林納+奧蘭科

海門林納(Hämeenlinna)是一座很小的城鎮,並洋溢著古老文化特有氣氛,作曲家西貝流士(Jean Sibelius)的老家也在此。由於各個觀光景點靠徒步就能走完,所以我們當日多安排了郊區奧蘭科(Aulanko)之旅。 圖: 往奧蘭多方向前進。途中經很多美麗的民宅。 我們搭火車來到海門林納站後,決定先邊欣賞風景邊按路標指示,步行到奧蘭科(也可搭公車前往)。這是座很漂亮的小鎮,右邊有一片廣闊的森林綠地,森林裡還有古塔可以眺望美麗湖光山色。小鎮左邊有條美麗河流,芬蘭知名的湖泊之旅、銀色之路(Suomen Hopealinja)郵輪也會在此停靠。我們沿著河畔漫步並欣賞美景,很多芬蘭人喜歡在週末假日到此露營。 逛得差不多後才搭公車回到海門林納,繼續下午行程。 這兩個小城都沒有林立的商店街,就是靠宜人的景色吸引遊客造訪,過個悠閒的一日。 奧蘭多 圖: 奧蘭多是座很美麗的小城,森林與河川湖泊環繞。 圖: 芬蘭知名的湖泊之旅、銀色之路(Suomen Hopealinja)郵輪也會在此停靠。 圖: 美麗河畔步道 。 圖: 河畔一隅。 圖: 森林裡有古塔可以眺望美麗湖光山色。 海門林納 圖: 海門林納(Hämeenlinna)是一座小而美麗的城鎮。 圖: 海門林納城。 圖: 海門林納城一隅。 圖: 作曲家西貝流士(Jean Sibelius)的老家也在此座美麗的小城中。 圖: 夏季時節,許多當地人會在此遊船戲水。 圖: 湖邊景色。 相關連結 (1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1):慕敏我來囉!! (2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2):交通篇 (3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3):住宿篇 (4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4):到處都是Moomin 和 Angry Birds (5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5):努克西奧國家公園 (6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6):塔林 (7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7):赫爾辛基+教堂+市集 (8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8):芬蘭美食 (9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9):海鷗食堂 (10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10):羅凡尼米&聖誕老人村 (11) 我的芬蘭朝聖之旅(11):坦...

2011.08 德國(6): 科隆美食之連大明星都愛來光顧的Keule餐廳

「就是這種石磚路,讓我和去年同行的二位女生吃足了苦頭。」我和同事漫步在萊茵河畔覓食的時候,想起了去年的往事。 圖: 漫步在科隆舊城區的石磚路上, 憶起去年往事。這裡到處都是顛仆不平、未填接縫的石磚路,很多接縫處都寛到可以卡住較細的鞋跟,所以一般女性不會穿著高跟鞋在這裡行走。 科隆市區從中央車站旁的大教堂,到萊茵河畔舊城區附近街道,到處都是顛仆不平、未填接縫的石磚路,很多接縫處都寛到可以卡住較細的鞋跟,所以一般女性不會穿著高跟鞋在這裡行走。據德國友人說,這裡的石磚道路,有些是從羅馬時期就遺留下來,所以非常珍貴,市民也以保有這些古色古香的道路為傲。 我們踩著石磚路隨意亂走,不知不覺地,我想起了去年往事。想起C小姐走著走著的痛苦表情,想起S小姐當時的經典形容詞,她說:「我現在的感受,就好像骨頭直接刺穿了肉、再穿透了鞋底,直接踏在石磚上一般。」 圖: 據說科隆舊城區的道路很多都是羅馬時代就遺留下來的。 我想起了去年C大穿著厚底鞋走起來健步如飛,愛美的三位女生當時都穿了流行鞋款,跟本不適合在這種不平的石磚路上行走,因此只好痛苦地請C大走慢點,儘量走平坦的地方。 我和同事分享往事,並說道:「這也是為什麼,臨行前我不斷提醒你要穿厚底耐走的鞋子。」 「我有聽妳的話,所以這次特別挑了這雙鞋底很厚的鞋子。」同事舉起腳回道。 「我也是,這次有備而來,穿了這雙鞋底又厚又軟的鞋子,再也不用擔心腳痛問題!」 「對了,你覺得這家店怎麼樣?」我手指著前方。「每次經過都覺得它客人好多,硬是比附近幾家店先坐滿耶。」 同事順著我的手勢望過去:「它角落還有位置,我們今天來試試看這家如何?」 「好啊!」 圖: Keule餐廳外觀。隨時都坐了很多食客。 於是我們走進Keule餐廳,決定今天就在這裡解決我們的晚餐。 由於我們每天都喝科隆啤酒,看到這家菜單上多了些別的選擇,因此決定偶爾換點別的試試,於是我們點了Newcastle Brown Ale,雖然不難喝,但是還是覺得與其點瓶裝啤酒,還不如點新鮮的科隆啤酒來得好。 同事點的是鐵板雞牛豬三合一排餐,加上炒馬鈴薯與淋上柏納西醬(Bernaise)的蔬菜,我則點了羊排、焗馬鈴薯與四季豆。 照例,我們餐點一到就先拍照,接著將自己的食物分一些到對方的盤子裡,彼此才都能嚐到不同口味佳餚,最後才開始吃自己點的食物。 圖: Newcastle Brown Ale,雖然不難喝...

2011.07 德國(6): 一開始,想來海德堡的理由是因為牠…

我知道,海德堡是德國非常知名的觀光盛地。 我知道,1386年創立的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早的大學。 我知道,舊市區的Haupt街上有許多時尚商店可以血拼=..= 我還知道,這裡有非常出名的「學生之吻」巧克力… 但是,一開始,我想來海德堡的真正原因都不是它們… 圖01: 在老橋上可以遠眺海德堡古城 話說有一天我們在安排德國旅程時妹妹告訴說:「聽說海德堡有一隻猴子銅像,摸了猴子手中的銅鏡會變聰明喔」。 於是,極度需要智慧的我毫不猶疑地回應:「那我們就去海德堡吧!」 一般的德國城市,多半在車站附近就有市集、旅遊景點、餐廳等地方,讓遊客光靠步行就可以開始觀光,但是海德堡不然,主要景點都集中在海德堡大學城(舊城區),要搭公車才能到,因此離開車站第一件事,就是要去車站外的遊客中心拿地圖,並告訴櫃台服務人員你想去哪些景點,請他們建議旅遊路線與該搭的車次,就可以玩得很盡興。除此之外,這裡能玩得地方真的很多,強烈建議買張海德堡卡,並且至少待二天才能跑遍重要景點,況且有了此卡可以搭海德堡內所有公車、電車、空中覽車…等,十分方便。 由於經驗不足,我們在海德堡僅排了一天行程,再加上一到大學城,老妹就迷失在Haupt街上瘋狂血拼不肯離開,所以我們此行並不是一趟深度之旅。 圖02: 7月正是折扣季,不管走到哪個城市,每間店都在打折 「我們不是要來看歷史古蹟的嗎?」我忍不住提醒她。 「外頭下雨啊!我不得不進服飾店躲雨一下咩。」她邊挑選著流行服飾邊理直氣壯的說道。 「不過是毛毛雨…」 妹妹無視我的回應又自言自語道:「來德國就要七月來呀!整條街都在打折真便宜!」 好不容易雨停了,妹妹也買得差不多時,她才開心地走出店家,但走沒兩步就黏到冰淇淋店,沒多久手上就多了一隻冰淇淋。 「好了,現在是下午3點,我們要趕7點多的車回弗萊堡,所以一定要趕上6點半左右的公車。現在我們只能看幾個景點了,妳最想看得是什麼?」我拿起地圖問到。 「妳不是要看猴子嗎?我們就去老橋吧,然後把大學城幾個景點拍拍照證明自己到此一遊就好了啦,不用細看了。」 「看來也只有如此了。」 圖03: 老橋旁的知名猴子銅像,猴子左邊有詩頁和小老鼠 於是我們先走到老橋( Karl-Theodor-Brücke),拼命的摸猴子(Brückenaffe, the Bridge Monk...

可愛LINE貼圖